過去一年,我國外貿持續回穩向好
外貿是觀察我國經濟的重要窗口。過去一年,我國外貿發展成績亮眼。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4.9%。縱觀我國去年外貿進出口表現,增速從1月以兩位數開局到3月由正轉負,4月迅速改善后轉為增長7.7%,月度進出口已連續8個月保持增長。
當前,穩增長的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接續發力,促進我國外貿活力持續釋放。
開拓新興市場,優化貿易結構
從“新三樣”產品年出口突破萬億元到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從義烏小商品通達全球到“重慶造”汽車揚帆出海,中國外貿已從原先的產品出海,轉變為品牌出海、產業出海、供應鏈出海,顯示出強大的韌性。
商務部于2024年11月印發的《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提出九條重點措施,涉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外貿新動能、強化外貿企業服務保障等方面,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此外,商務部、海關總署等部門還推出了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等具體措施,打出政策“組合拳”。
穩規模和優結構一直是我國外貿工作的重點。去年,這兩方面都取得顯著進展。在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國外貿出口質升量穩,進口規模穩步擴大,為全球經濟注入信心和動力。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分析稱,2024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能夠保持穩定增長,取決于供需兩個方面。從需求方面看,全球經濟正在企穩,外需回暖為我國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從供給方面看,當前我國正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非常明顯,創新為中國制造贏得更廣泛的青睞。
經濟大省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2024年以來,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等省份迎難而上、奮力爭先,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與活力。這些省份通過“激發消費潛力”“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發展新質生產力”等舉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廣東省為例,該省積極實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對外開放大門越敞越寬。
位于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小漠國際物流港,是深圳新增的外貿深水良港。截至目前,小漠港已開通至歐洲、中東、東南亞、南美等地的多條外貿滾裝航線,可通達全球主要汽車出口國家和地區。廣東鹽田港深汕港口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耀表示:“為推動汽車出口提質增效,小漠港開通了通關綠色通道,將查驗時間壓縮至1小時,確保汽車出口‘零延時’。”小漠港的蓬勃發展,正是廣東省外貿進出口量增質優、持續向好的縮影。
保稅維修發展,激發強勁動能
跨境電商作為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活力和增長韌性。然而,相關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時,售后維修常常成為一個難題。而保稅維修則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
支持保稅維修提質升級,是落實海關總署《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之一。它是指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通過保稅方式,將存在零部件損壞、功能失效、質量缺陷等問題的貨物,從境外或者境內區外運入綜合保稅區進行檢測、維修,維修完成之后復運至境外或境內區外交付給客戶。
這一模式極大地推動了企業充分利用保稅政策功能優勢,形成以生產訂單帶動維修訂單、以維修訂單促進生產訂單的良性循環,有助于企業延長產業價值鏈,促進工藝改進。此外,國內四通八達的“海陸空鐵”跨境物流線路也為保稅維修項目提供了便利。
作為外貿領域的新業態、新模式,保稅維修業務成為相關企業的新增長點。東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依托轄區內千億元級電子通信產業的地域集群優勢,東莞以維修服務推動產業轉型升級。2024年前10個月,東莞市綜合保稅區外保稅維修進出口貨值達49.4億元。
據了解,商務部計劃出臺新一批綜合保稅區和自貿試驗區維修產品目錄,以進一步規范相關業務。值得一提的是,首部專門規范保稅維修的地方性法規《上海市促進浦東新區保稅維修業務發展若干規定》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為保稅維修業務提供更加明確的法律框架。
海外倉新模式,提升物流效率
當前,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的物流方式包括小包出口、拼箱出口以及出口海外倉等。其中,海外倉是指在境外通過自建或租用運營的數字化、智能化倉儲設施,有效打通跨境貿易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中國出口貿易的目的地和業態模式日益多元靈活,海外倉的作用愈加突出。深圳市世聯互通供應鏈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新澤表示,海外倉作為跨境電商交易的“前置倉”,現已成為實現快速交付、當地售后維修和深度本土化的關鍵配套設施。
一位跨境電商企業負責人向中國城市報記者介紹了海外倉帶來的顯著優勢:在傳統跨境物流模式下,海外買家下單后,國內賣家需要通過國際物流配送,涉及報關、清關等多個程序,通常耗時至少5至10天;而通過海外倉發貨,顧客通常1至3天就能收到商品。該負責人表示:“海外倉的設立不僅大幅縮短了訂單配送時間,提高了客戶滿意度,還顯著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通過保暢通、保穩定、降成本,海外倉模式為中國商品“賣全球”提供了穩定的快速通道。
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也獲得了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2023年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機構聯合發布了海外倉運營管理的首個國家標準;2024年6月,商務部等九部門出臺《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明確將海外倉視為新型外貿基礎設施,推動外貿新動能發展。此外,海關總署最新政策顯示,自2024年12月15日起,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的企業,無需再向海關辦理備案。這為使用海外倉的中小外貿商家簡化了流程、減輕了負擔,進一步激發了跨境電商的發展活力。
《政策措施》則提出推進海外智慧物流平臺建設,以進一步提升我國海外倉服務能力。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首席專家李鳴濤表示,該平臺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優化海外倉庫的管理、庫存和物流配送效率,可以發揮公益平臺的作用,幫助有需求的企業更好地對接海外倉資源,推動資源共享與協同。
暢通融資渠道,促外貿穩增長
近年來,穩外貿的各項政策措施幾乎都與金融領域緊密相關。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表示,金融支持不僅能夠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讓外貿企業更加充分地參與全球市場競爭,還能有側重地支持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發展,推動外貿提質升級。
據了解,義烏小商品市場的采購貿易主體通過相關平臺拓展國際市場,實現出口收匯便捷高效。針對小微商戶融資需求旺盛但抵質押物不足的難題,去年上半年,中國銀行與快捷通合作推出“義支付信用貸”,根據客戶上一年在“中銀跨境e商通”業務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量,提供配套信用貸款。此舉提升了外貿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與便利性,有利于增強其發展動力。
各地也著眼于金融領域,積極出臺促外貿穩增長的相關政策。例如,廣東省深圳市通過出臺24項具體措施,加大進出口信貸支持,優化跨境結算服務,豐富配套金融支持。
總體來看,我國外貿出口韌性強、潛力大的優勢條件沒有發生改變。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充分肯定了2024年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并對下階段經濟運行提出要求,明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
以此為大方針,再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關部署,新質未來研究院院長張奧平對2025年穩外貿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政策層面,要努力營造穩定、可預期的貿易政策環境,持續優化貿易結構,培育外貿新動能;企業層面,要通過科技創新不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配套能力,提升外貿綜合競爭力。
最新新聞
-
2025-01-09
過去一年,我國外貿持續回穩向好
-
2025-01-09
賽爾集團榮獲2024年浙江省服務業領軍企業稱號
-
2025-01-03
同游方特,暢享歡樂時光
-
2025-01-03
工作時全力以赴,生活時浪漫自在
-
2025-01-03
我們在一起,就會了不起